[点晴CRM客户管理系统]中国企业邮箱市场玩的就是“较劲”
当前位置:点晴教程→点晴CRM客户管理信息系统
→『 经验分享&问题答疑 』
中国的企业邮箱市场有多少年历史?概括的来说有14年历史,在时间上来追溯,可以说与中国互联网的崛起在同一时间。在1998年左右,企业邮箱就作为一种全新的产品在互联网销售,不过它的正式推广和兴起时代是在2001年前后,此后几年是中国企业邮箱的快速发展阶段,发展中,中国的企业邮箱行业迎来了新的一批运营商,群雄逐鹿,相互争抢这块蛋糕;拼杀与博弈中,企业邮箱行业被迫重新洗牌,优胜劣汰,胜者一直坚持到了2011年。按照这个算法来看,中国的企业邮箱市场真正意义上已经走过了10个寒暑冬夏。
十年间,企业邮箱这个产品跌宕起伏,有着不同的虚拟身份和名称,如企业形象的代表、提升企业工作效率的产品、企业管理的必备工具、企业信息化的标志等等;同样,在产品竞争模式上也拥有几个阶段,最早的相对于个人邮箱的纯粹企业邮箱阶段、企业邮箱功能竞争阶段、企业邮箱大附件大容量存储竞争阶段、企业邮箱移动增值服务拼杀阶段,如果给现在的企业邮箱定义一个阶段,综合整个市场形势来定,我觉得应该定义为“企业邮箱综合服务对比”阶段,为什么这样讲,在现阶段,决定企业邮箱产品的关键点在“服务”,而并非产品中的某一项应用或者特点功能,这些充其量也只能作为参考。 免费产品要革收费企业邮箱的命? 现如今的企业邮箱市场,是免费企业邮箱与收费企业邮箱独立并存的阶段。免费企业邮箱功能优势甚至让部分人浮想联翩,这类以门户为主的免费企业邮箱产品的崛起,会不会迫使收费企业邮箱市场重新洗牌,甚至趋向免费?我的观点是,如果一个或两个免费产品的推出,就可以导致有10年收费历史的产品瞬间免费化,那中国的个人VIP邮箱产品早就灭亡了。 很多时候,一个互联网的虚拟产品,往往都是从免费过渡到收费,通过免费的手段来进行用户群的圈揽,有了用户群就有了盈利的点。如网易免费邮箱、腾讯QQ等。然而中国的企业邮箱市场则是先收费,再免费,走了反其道而行之的策略。 在谈及中国免费企业邮箱的历史,我们知道,免费企业邮箱这个产品也并不是在最近几年才出现的,在品牌上,也并非国内免费企业邮箱一方的天下。早些年,像国内的搜狗企业邮箱(现更名为搜狐免费企业邮箱),国外微软的hotmail、谷歌的APPS等,无论在当时还是现在,在国内的免费企业邮箱市场都占据一定地位,现阶段的像腾讯企业邮箱,以及刚刚推出的新浪免费企业邮箱等等。 与收费企业邮箱相比,免费企业邮箱最大的特点就在于企业无需支付服务费,就可以使用企业邮箱服务。仅此一点,对于创业初期的团队、3-5人的工作室、甚至30人左右的小企业来讲,在成本的支出上也可以节省了一笔。在产品的规格和参数上,免费企业邮箱只提供了一些基本的管理功能,如部门账号的管理,群发邮件、企业公告、邮件列表等应用,而不具备一些如邮件监控、邮件归档等特殊应用。对不同的运营商而言,在产品在参数上会有差异化的存在,但都大同小异。 不可否认的是,免费企业邮箱相关产品的迅速崛起,对30-50甚至100用户左右的收费企业邮箱用户来讲,都极具诱惑,拥有很强的吸引力。有这样几个例子,一则消息称,受网易免费企业邮箱推出的影响,网易收费企业邮箱旗下一个南方代理商2010年下半年销售业绩明显下滑;另一则消息,各收费品牌企业邮箱产品,10-20用户企业出现了收费转免费的趋势,甚至百用户的企业也从收费的用户群体中脱离,免费企业邮箱在扩大中国企业邮箱市场的同时,虽不能短时间对收费企业邮箱市场造成冲击,但相同类型的产品放在这里,必定也是一块抹不去的“心病”。 企业邮箱厂商为啥都在暗自较劲? 新浪是早一批进军企业邮箱市场的,后续的产品像搜狐、网易和腾讯大门户产品,再有像21CN和TOM企业邮箱等,这些以门户为主的企业邮箱在国内占有一定份额;其次是国内互联网基础服务商提供的企业邮箱增值产品,像新网、万网、三五;最后是以邮箱业务为主营业务之一的像263、尚易企业邮箱等,总的来说,国内的企业邮箱产品可以归属为这三大类。当然还有一部分是热衷与国外的企业邮箱产品,像谷歌的APPS等。关于企业邮箱厂商之间“较劲”的历史,虽没有真刀真枪的火光之战,但硝烟味已经遍及行业。 早在2002年前后,263和网易在邮箱产品上就各自做了一个艰难的决定。263宣布,不在提供免费电子邮箱产品服务,只做收费邮箱;网易则表示放弃企业邮箱产品,专做个人免费邮箱服务,企业邮箱业务转由其联营公司“尚易”运营。到了2006年,搜狗免费企业邮箱结束了国内企业邮箱收费模式的历史,开始了免费企业邮箱的第一路抢注热潮,与其说这是自我邮箱产品的一个扩充,不如说这是免费企业邮箱向收费企业邮箱宣战的开始,而真正战役的打响是在2009年前后。 2009年,网易方面,丁磊在北京召开发布会高调推出企业邮箱,重新杀回企业邮箱市场,斥资重金保障企业邮箱安全稳定;一年之后,2010年,在众人的费解之下,网易又顺势推出网易免费企业邮箱,进行自我产品收费与免费的博弈,并在“帐户拼杀战”中,与腾讯免费企业邮箱“携手”挤入免费企业邮箱市场,开始了新一轮的跑马圈地角逐赛;同年底,观望已久的搜狐再也按耐不住企业邮箱市场这把热浪的煎烤,沉寂多年的搜狗企业邮箱以全新的面孔重新对外开放注册,高调升级;半年之后,2011年五月,同为四大门户的新浪,做了近10年收费邮箱产品的背景之下,很无奈的选择了登上“梁山”的路,低调推出新浪免费企业邮箱,与其他三家站在了同一起跑线上; “最好老师就是你的竞争对手”。相比四大门户的企业邮箱产品“免费论”,对其他一些企业邮箱运营商而言,如果用同样的方式与其看齐,就等同于自己给自己判了死刑。做不到门户的财大气粗,也学不了免费论这本无字天书,于是,自2008年开始,在另外的一盘棋中,我们又看到了特色品牌之战,各自打着不同的牌来争抢这块市场,努力用自主的特色产品稳住脚跟。 2008年,263推出了263G超大容量企业邮箱,走大容量存储特色时代,现如今主打“G+“牌;2009年,尚易推出C邮箱,模仿攒机模式率先实现企业邮箱的DIY,主打定制化产品;新网则倡导全球通邮,引领海外邮件;到了后期,万网与阿里合作,探究安全及企业商务应用;现如今,三五则进军硬件,推出35phone和35pad,挺进移动互联网;与此同时国外的产品,微软推出的Exchange托管邮局-移动办公手机邮箱“微软睿邮”,主打“软件+服务”模式等。 每一个产品,每一个层面上的厂商,明修栈道暗渡陈仓。优胜劣汰适者生存,是这场游戏中每个厂商都要遵守的游戏规则,每个厂商、每个产品都在深度的自我挖掘,寻找着自己的产品轨道。没有硝烟,但每天都在发生战争,如何在这场战争中取胜,拿什么取胜是成为关键因素。 在纠结中谁被拖的“死去活来”? 与主流企业邮箱共享国内企业邮箱市场这杯羹的还有一些二三线的企业邮箱产品运营商,他们耍不了大牌,只能饱受“大牌明星”免费战与特色战的战火燎原。鱼吃燕窝残羹剩饭,厂商分享的是哪一条鱼,代理商得到的是那一盒饭? 相比产品,早些年间,行业内,东方网景也是企业邮箱服务商中的一员,产品在网络也有一定的曝光度,在国内的企业邮箱也拥有一小部分市场,然而在2009年这场“战役”之后,我们看到的是,东方网景企业邮箱这个产品似乎转瞬间成了“浮云”,活跃指数一度下降;同样,作为那方门户的企业邮箱产品,21CN、TOM企业邮箱,也在这场“战役”前后失去了踪影,没有了早先的大力宣传,在产品的重视程度大不如从前,行业的角色转变成了企业邮箱的“跟风者”。 而相比代理商,在网易免费企业推出之前,网易收费企业邮箱一个南方代理商,2010年上半年销售业绩还算比较乐观,而后,受网易免费企业邮箱影响,2010年下半年销售业绩尚不如第一季度;对于刚刚上线的新浪免费企业邮箱,对外公测的实为新浪免费企业邮箱的第二个版本。在其内部测试阶段,免费企业邮箱中的域黑白名单功能、个人用户中的网盘功能起初为免费服务,公开测试后均转为增值服务。 进一步思考,新浪免费企业邮箱推出,在行业内是一条“爆炸”新闻,首先在在产品注册模式上开创了先河,其次在产品帐号支持上,突破了行业纪录,但从整个产品的公测阶段,以及新浪对此产品的宣传力度来看,显得过于“安静”;官方页面,没有明确的入口链接,仅仅在新浪免费邮箱的一处位置加上了文字链接,低调的宣传、低调的测试,整个过程都太过于“安静”。同样作为四大门户之一的新浪,在收费企业邮箱产品策略上做到了先发制人,但在免费企业邮箱产品上,却难逃被网易和腾讯“牵着走”意思,在免费企业邮箱之争中,新浪无辜的被卷了进来,很无奈。 互联网上的很多产品,很多时候都要跟着市场来决策,由市场决定这副牌怎么玩,但在企业邮箱领域,市场的决定往往仅是一个参考,这副牌具体怎么来打,需要由主流企业邮箱来决定,行业带着主流厂商跑,主流厂商则相互观望模仿着跑,对于旗下代理商而言,则要求厂商慢点跑,步子不要卖的太大;再往后,则是二三线企业邮箱产品则跟着跑,能跑多远,能跟多紧,就看跟风者的“体力”了。 综合目前国内的主流企业邮箱厂商来看,真正靠企业邮箱作为主要收入来源的有几家?门户类的企业邮箱产品自然不用说,盈利与亏损早已不是重点;互联网基础服务商类的,三五和263有股民为其撑腰,腰板也硬气了不少,输赢只是股票跌涨的问题;相比落单的万网又与阿里联姻;如此看来行业内80%都是大家风范,到头来可怜的二三线产品,只能羡慕嫉妒恨了。 据艾瑞咨询统计,到了2013年,中国企业邮箱市场营收规模有望达到5.25亿,潜在的企业邮箱市场,诱惑着各厂商使劲浑身解数,在圈揽客户中大做文章,永久免费牌、大容量存储牌、移动商务牌,服务之争,功能之争,客户之争,每一次的较劲下来,就为了不被落下;量的积累到了质的飞跃,每到了革命之后,很多时候回想起来,有的厂商都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当初这么做为的是什么,因为很多时候就是一个词,大家都有资本,那就“较劲”呗? 该文章在 2023/12/20 22:44:48 编辑过 |
关键字查询
相关文章
正在查询... |